創意的餚點極多,有真功夫的有限,如果能精進超群,不但能有一己面目,而且可樹立典範,那就難能可貴了。只是這個創意源,須具備紮實根基,然後再本此奮進,才有望登峰造極。假使是天馬行空,甚至是憑空想像,僅創意而非創藝,所得出來的結果,必有如空中樓閣,也就不堪聞問啦!

 日本的懷石料理,重現四季的變化,以精緻講究著稱。既師法禪宗精神,尤尊崇自然風格,將小巧發揮極致。起先是一汁三菜,有「茶懷石」的稱號,後演變成為料理,形式為七菜一汁。大概三十年前,一度在台北盛行,流行於上層社會,即使其價格甚昂,嗜之者不乏其人。

 「御神」的阿昌師傅,曾受業於「寶山」,盡得乃師真傳,精究懷石料理。但不蹈故跡舊轍,所設計出的菜單符合八股精神,致力起承轉合,好似峰巒起伏,高潮扣人心弦,決不單調呆板。此外,他一改懷石本色,從那小巧玲瓏,變做大氣磅礡,從大盤大碗中,操演精湛手藝,即使食材大件,亦寓精采細膩,保證不同流俗,充滿個人丰采。其絕妙高明處,稱為「創藝懷石」,倒也名有所本,可謂名副其實。

 由上可知,想要廚藝通神,必先立定腳根,篤守一家一派,才有師承家法,有了此一淵源,始能進入門徑,接著精益求精,「轉益多師是汝師」,最後兼容並蓄,遂可變化發展,化創意而為創藝,成其大且就其深。設想不顧家法,師承拋諸腦後,或可取悅一時,終究無法長久。

(曾刊載於中國時報副刊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朱振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