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油即食油,本有葷素之別。而最早的食油,本名脂或膏。按《釋名》的說法,「戴角曰脂,無角曰膏」;《考工記》鄭注則云:「脂者,牛羊屬;膏者,豚屬。」由上可知,最早的食用油,都是從動物身上提取出來的。凡從牛、羊、鹿等有角者,所提煉出來的稱脂;而從豬、狗等無角者,其所提煉出來的,則稱膏。

另,據《周禮》、《禮記》等書所言,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,世界最早使用食用油及食用油品種類最多的,莫過於中國人。他們常用脂、膏施於烹飪之上,或放入少許煮肉;或塗抹於食物上,再用火來燒炙,脂香四溢夠味。

等到榨油技術誕生後,中國才開始有素油,而將它用於烹飪,應始自三國時期,其中,最早出現的品種,就是麻油。晉人張華的《博物志》,乃有關麻油製作及用於飲食的最早文獻。到了唐宋之時,麻油使用普遍,北方尤為流行。例如宋人沈括的《夢溪筆談》一書中,即記載著:「如今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,不問何物,皆用油煎。」

麻油而後,菜油、豆油、花生油、橄欖油、葡萄籽油、芥菜籽油等,相繼在中國食壇占一席之地。但一直到清代,麻油和菜油二者,其使用量最大,穩占鰲頭地位。

關於用麻油做菜,清人童岳薦在《調鼎集‧油論》中指出:「菜油取其濃,麻油取其香,做菜須兼用之。麻油罈埋地(即窖)數日,撥去油氣始可用。又,麻油熬盡水氣,即無煙,還冷可用。又,小磨將芝麻炒焦磨,油故香,大車麻油則不及也……

而金門自產的花生油,起先足敷地方使用。道光時的舊志云:「日用諸物,咸從漳、廈輸入,就地出產,惟有花生油一種。」其後,因花生是主要農產,故經營榨油業者甚多,據《金門縣志‧經濟志‧食品工業》的記載:「營是業者,多為本島資本雄厚商賈……民國七十六年,金門各鄉鎮尚有榨油廠三十餘家,多採舊式人工打樁榨油,部分採新式機器榨油。每年花生初收,農民選種及留供自用外,多持來換油,以為一年所需,故榨油廠以榨花生油為主。大車油坊專榨含殼花生……小車油坊專榨脫殼花生……後以本島人口激增,花生產量歉收,所產食油供不應求,乃由臺灣進口補充。現除少數烏麻油業者外,花生油廠難與進口食用油競爭,皆停產歇業。」

由上觀之,昔日盛極一時的金門榨油花生油業者,其榮景已不復再;而少數現存者,則為榨烏麻油(即麻油、香油)業者。基本上,麻油「烹調餚饌,葷素皆宜,諸油惟此可以生食」(以上見《隨息居飲食譜》)它雖有小磨油及大車麻油之別,但以小磨者為勝。在製作之時,胡麻先炒過磨成麻醬,吸取醬上浮油,乃成麻油。近世有改用蒸取者,出油多而渣少,氣質香而醇,為菜餚香料,能開胃進食,乃食油上品。是以《金門縣志‧土地志》亦指出:「金門的胡麻,有黑白二種,種子可食用,但大都用之至榨油,味極香,俗呼麻油,為坐月子必備之滋補品。」

我曾在金城總兵署後,見到榨油機具,伴隨著木棉樹,有思古之幽情,而今此業式微,回想起前塵往事,不禁感慨繫之矣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朱振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